南丁格尔的灯盏照亮生命长廊,共产党员的徽章闪耀奉献征程。在四川省简阳市中医医院,有这样一位 “双带头人”—— 内三科护士长鲁丹,既是护理岗位的 “提灯天使”,也是内科第二党支部的 “红色引擎”。她用 18 年护理生涯与 8 年党龄,书写着 “党建红” 与 “天使白” 交相辉映的动人篇章。

红色铸魂
党建创新让支部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理论课堂搬进红色阵地“线上学习强国打卡 + 线下红色基地研学” 是鲁丹打造的 “沉浸式” 党课模式。她带着支部党员走进遵义会议旧址等教育基地,在娄山关的硝烟记忆里重温入党誓词;在微信公众号开设 “微党课” 专栏,用 “党史故事 + 护理案例” 的混搭形式,让理论学习从文件变成 “活教材”。
品牌创建激活服务神经 她牵头打造 “关爱心肾,健康同行” 党建品牌,把诊室 “搬” 进社区养老院。量血压、讲慢病管理、教急救技能…… 累计服务 500 余人次的义诊现场,总能看到她举着自制的 “心脏模型” 耐心讲解的身影。2023 年,支部新增 2 名高知入党积极分子,护理骨干中党员占比达 65%,真正让党旗在护理一线飘扬。
白衣执甲
抗疫战场上的红色尖兵印记
星夜驰援的逆行身影 2022 年深秋,鲁丹带着 20 人护理队星夜奔赴成都锦江区封控区。防护服里的汗水浸透洗手衣,护目镜后的双眼布满血丝,她却在凌晨三点的工作群里发去打气语音:“党员跟我上,咱们要做群众看得见的‘安全线’!” 这支 “党员先锋队” 创下 24 小时完成 1.2 万次核酸采集的记录,她本人也荣获 “最美抗疫英雄” 称号。
社区里的红色医站 脱下防护服,她又化身 “社区健康管家”。发起的 “红色医站” 行动覆盖 8 个社区,为独居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带着护士们上门教胰岛素注射。76 岁的张婆婆握着她的手说:“鲁护士长的‘家庭课堂’,比儿女想得还周到!” 累计 1000 余人次的服务量,让南丁格尔精神在街巷里坊落地生根。

融合赋能
当党建成为护理质量的 “推进器”
公休会里的党建微课堂 在内三科的公休会上,总有些特别的 “课程”:党员护士轮流主讲《高血压用药误区》《心梗急救黄金 120 分钟》,用床头卡片式的 “党建 + 健康” 小贴士,把护理满意度从 89% 提升至 98.6%。她主导建立的心血管慢病门诊,通过 “党员一对一随访” 模式,让患者规范服药率提高 40%。
廉洁承诺公示墙前的初心 科室走廊的 “党员廉洁承诺公示栏” 上,鲁丹的名字旁写着:“拒收红包礼金,拒绝过度医疗”。她带领团队制定《护理廉洁服务十条》,将 “无红包科室” 创建与党员考核挂钩,近三年科室收到患者锦旗 37 面,却无一起廉政投诉。
七一寄语
提灯前行,做永不褪色的红烛
“南丁格尔的灯照亮的是生命,而党徽指引的是方向。” 鲁丹常对年轻护士说,护理记录单上的每一笔,都要写满党员的责任;输液瓶里流淌的不仅是药液,更是为人民服务的赤诚。在七一建党节,这位 “提灯天使” 正带着支部党员们,在护理查房的间隙排练红色情景剧 —— 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 “人民至上” 的医者初心。
愿每一盏南丁格尔的灯,都在党旗下闪耀;每一份白衣天使的爱,都为人民健康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