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横琴实验室”)新进展发布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会上,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启用等四项重大进展公布。
会上,首个全流程、全场景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数智门诊正式启用,开创了“中医人—机协同个性化数智诊疗”先河。“诊前”环节,医务助理收集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病史、体质、中医证候表现等信息,进入“中医横琴大模型”开展中医+西医+中西药物相互作用三大智能体交互;“诊中”环节,“大模型”向医生与患者推荐诊疗方案,包括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处方用药、中西药物并用安全性资料等内容,由医生确认方案,必要时修正或补充,制定“人—机协同个性化数智诊疗方案”;“诊后”环节,建立就诊患者全方位智能化持续追踪,量化分析,实现长程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
中医横琴垂类大模型(Hengqin-R1)发布。该模型由横琴实验室中医药+AI智算中心团队研发,通过整合中医经典文献、现代教材、学术成果及名医临床经验,构建高质量中医诊疗数据集与知识库,融合前沿技术,具备强推理能力,为大模型数智诊疗进医院、下基层进行轻量化部署等提供了条件,也为慢性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了创新解决方案。
发布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运行情况。实验室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工程化、自动化的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完成14个工作站和2台机器人小车的全流程自动化对接,实现从中药化学馏分分离提取到细胞功能评价实验的全过程一站式无人化操作。
启动国家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该项目是由刘良领衔的“中医数智化诊疗风湿病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成功入选为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项目团队以风湿病的临床问题为导向,聚焦风湿病临床病证结合客观诊断能力不足、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缺失、中药新药缺乏等关键问题,通过集成应用生命组学、人工智能、数据工程等前沿技术进行重点攻关,旨在为风湿病客观诊疗和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横琴实验室主任刘良介绍,横琴实验室将朝着打造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金字招牌”和中医药走向世界“桥头堡”砥砺前行。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表示,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实验室主要参建单位,将与实验室一道,共同加快中医药原创理论研究、重大疾病攻关、中药新药创制等领域突破,持续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史俏蓉表示,医院集全院之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并在珠海医院开展乳腺科、风湿科数智门诊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医横琴大模型与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的深度融合。(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