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虎杖主要有哪些讲究呢?”“这个品种喜阴喜水喜肥,生长周期较长,可适当密植。”
“虎杖的经济效益怎么样呢?”“目前看毛收入亩均1万元左右,看长势这个基地明年就可开始采收……”
6月10日,在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窑背村中药材试种基地,虎杖、黄栀子郁郁葱葱,长势良好。技术人员正在向当地农户交流传授种植管护技术要领,成片的虎杖丰收在望,幸福和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据介绍,基地原来是一片林下空闲地,因干旱缺水闲置多年。2024年起,在医药龙头企业的扶持下,村里建起百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下荒山坡、空闲地变身增收新空间、产业发展新天地,这是该县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口支援,扶持发展以中药材种植加工项目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于都县林下空地多,道地药材资源丰富,共有天然药用植物148科407属634种,其中包括29种重点药用植物。
如何盘活林下空地这一“沉睡”资产,培育农林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借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实践中,于都县变“地利”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制订《于都县关于支持全县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15条》,明确对新建成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等。2024年以来,于都县坚持招商与引智相结合,与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院及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创办培育一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植大户,建起500亩山香圆高效种植基地、500亩百草仙基地、100亩草珊瑚基地、100亩黄栀子示范基地、80亩黄精基地和5亩山香圆种苗繁育基地。通过拉长“产供销一条龙、产学研一体化”的中药材产业链,着力提升县域中药材种养加工产品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引导农户参与发展灵芝、天麻、茯苓、菊花、半夏、射干等林下喜阴药材种植,全县林下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万余亩。
袁志庚是于都县罗坳镇孟口村村民,也是一名林下药材种植户。2024年以来,他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和自家林地,采用仿野生栽培的模式种植珍稀药材铁皮石斛600余株。“这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栽培模式,种出的铁皮石斛品质更高。”连日来,他几乎每天查看铁皮石斛长势,憧憬满怀。受益于政策驱动、辐射带动,像袁志庚这样利用林下空地投身中药材种植的个体农户或合作社日渐增,全县林地利用率和农户收入大幅提高。目前全县建成规模以上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个,产业总收益达到1.2亿元。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渐成县域医药健康主导产业,村民增收、产业增效、乡村振兴提质的“良药良方”。(郭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