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师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我国科学家计划打造“数字肾脏” 让肾脏疾病“清晰可见”

   2025-04-10 510
导读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在国际上发布一项“肾脏成像组计划”,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率先构建全肾脏数字图谱。据悉,这一“数字肾脏”能使肾脏疾病机理更“清晰可见”,为肾脏疾病的精准诊断、新药研发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在国际上发布一项“肾脏成像组计划”,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率先构建全肾脏数字图谱。据悉,这一“数字肾脏”能使肾脏疾病机理更“清晰可见”,为肾脏疾病的精准诊断、新药研发、精准治疗提供全新方向。
 
慢性肾脏病严重影响生命健康。由于病征不明显、检测手段相对单一等,慢性肾脏病患者通常难以在患病早期确诊,一旦出现症状通常已进入病中晚期。
 
为攻克此难题,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同发起“肾脏成像组计划”,以期突破传统病理检测局限,以“数字肾脏”为精准诊疗建立多维度评估体系。
 
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杨莉说,“数字肾脏”的特点是动态仿真且多维可视,“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可让肾脏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整个器官运行都直观可见,并整合多模态成像,绘出真实肾脏的内部结构和动态演化过程。”
 
杨莉介绍,在临床上,“数字肾脏”平台也可帮助精准定位病灶根源,并结合患者临床数据构建个性化数字模型,为患者筛选最优治疗方案,从而提升肾脏疾病早期诊断能力和个性化诊疗水平。
 
根据计划,科研团队将在3年内先构建动物的“数字肾脏”,10年内实现人类“数字肾脏”,并在临床肾脏病诊疗过程中应用。目前,联合团队已绘制完成超声、核磁共振、CT和病理等模态下的成像数据图,并对各模态成像数据进行整合。
 
“肾脏成像组计划”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认为,该计划作为国家成像中心首批重大项目之一,不仅为肾脏病研究开辟了新路径,还将为其他器官的数字建模提供重要参考。
 
(文/小编)
 
反对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haoyishi.net/news/show-213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