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生天地首页 频道列表

剂泰医药CEO赖才达:人人都做新药分子,我们为什么去做制剂平台?

2021-06-18 19:4682520

  

十一年前,张小龙找来10个开发员,在一间封闭开发的办公室(被称为“小黑屋”),开始没日没夜的开发微信;那一年,新浪成为了极少数主营业务转型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新浪微博用户基础在一年时间就扩大了25倍之多。

从今天的成效来看,微信、新浪微博、小米、美团、陌陌等所有勇于选择的创业者,在那一年都抓了最好的时代,收获了自己的成功。

如今,同样的故事或许正在生物制药行业上演。

近期,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以“AI制药·下一个现象级赛道”为主题,邀请了百图生科、剂泰医药(METiS)、未知君、望石智慧、英矽智能、星药科技等六家先锋企业,进行了一场线上云峰会分享。

此前,我们陆续推出五位嘉宾的演讲精编:《百图生科科学顾问高欣》;《未知君首席生信科学家胡函》;《望石智慧高级算法专家周文彪》;《英矽智能首席科学官任峰》;《星药科技CEO李成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拓展阅读。

我们希望,通过见证这些最勇敢的创业者,能够见证一个新赛道的崛起与未来。

作为该系列的最后一篇演讲内容,剂泰医药CEO赖才达围绕新药制剂开发谈了很多自己的心得体会。

METiS 剂泰医药由AI药物晶型研发公司晶泰科技孵化而来,公司继承了晶泰科技的 AI 实力,并选择聚焦于药物递送、制剂研发赛道,是全球首家以 AI 驱动的药物制剂开发初创公司。

其可以为生物制药公司提供制剂开发和优化服务,同时也会基于其专有的高通量 AI 制剂平台搭建制剂新药管线等。

他表示,现在越来越多新药分子面临制剂开发困难。

首先90%小分子本身就面临药物动力学问题,例如通透性差、溶解度差等现象,这都对最后成药性造成极大影响。

其次就是新型态药物(New Modalities),例如核酸药物的靶向递送,这更加考验材料和制剂优化方式。

开发者希望知道大分子结构和不同辅料、纳米材料如何交互作用,在不同生理微环境下条件,有什么样物理和动力学性质差异。

但迄今为止,基本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算法可以连接,微观尺度分子及制剂交互作用和宏观尺度药物动力学性质。

传统的制剂开发手段,更像是手艺活,非常仰赖专家经验法则,专家依据分子预测其性质,做简单试错,能够搜寻空间非常有限。

所以更需要AI来驱动新药制剂开发,帮助了解药物递送本质以及原理和性质,进一步大幅提升药物开发效率,提升传统制剂开发手段。

在此背景下,剂泰医药推出了AI驱动制剂开发平台AiTEM,其中包含可生成处方及工艺的大数据高通量药物递送及制剂平台,以及以分子模拟及人工智能预测药物物理及动力学性质的计算平台。

依托该平台,剂泰在成立不到一年情况下,就相继获得华海药业、博腾医药两家知名上市药企的合作支持。今年以来剂泰医药已经累计完成了三轮融资,其中不乏红杉资本中国、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等知名 VC。

以下为赖才达演讲内容,《医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和编辑:

大家好,我是METiS剂泰医药CEO赖才达,非常高兴分享我们的项目。

METiS致力于AI驱动新药制剂开发,尤其是drug delivery(药物递送)环节。

我们的愿景是致力于成为新药递送的设计师,其中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通过提高BA、稳定性来提升大、小分子成药性;

改善药物释放控制,得到更好药物效果;

通过新药递送系统,设计临床差异化制剂新药,也就是505b2二类新药。

公司最早由美国工程院院士创立技术构想,并由晶泰科技孵化算法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把高通量平台产生的数据结合算法,去计算一个分子与成千上万个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把微观尺度信息和宏观尺度的物理动力学性质关联在一起。

通过这样的构想,我们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个AI驱动新药制剂以及药物递送开发平台构建。

目前,该平台已经推动几种药物开发,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已经开发十几个PCC项目,预计今年可以申报第一个IND,这也体现AiTEM平台可以规模化,有效率产生临床差异化管线。

今天主要介绍平台技术机理,包括怎样预测、设计、优化制剂递送材料,此外也会结合一些案例,通过平台讲解怎样产生临床差异化管线。

我们一般认为药物递送都是在小分子环节,但目前提升药物递送已成为新一代药物的核心部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同类
一周药械审批:安斯泰来、恒瑞医药、哈药股份
安斯泰来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获批上市8月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安斯泰来(ALPMY.US)申报的氢溴酸吡西替尼片已经获批上市。根据安斯泰来官网资料,吡西替尼是一款JAK抑制剂,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

0评论2025-05-06122

专家:单克隆抗体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传染病防控科技创新研讨会4日在北京举行,多名专家和学者对完善优化狂犬病防控策略和措施展开讨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主任医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殷文武介绍,狂犬病是我国

0评论2025-05-06106

一周药械审批 华熙生物、信达生物、罗氏……
【药械审批】华熙生物获中国第二张复合溶液械三批证7月30日,华熙生物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成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43131359,适用范围是“纠正颈部皱纹”。信达生物抗CEA/DR5

0评论2025-05-06125

比奇珠单抗强直性脊柱炎适应证获批上市
优时比自研的生物制剂比奇珠单抗(商品名:倍捷乐)1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通知,适用于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成人患者。强直性脊柱炎是

0评论2025-05-0693

武汉专家创新直肠癌疗法 病理完全缓解率达39.8%
 武汉协和医院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胃肠肿瘤多学科团队创新提出“短程放疗序贯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疗法”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模式病理完全缓解率达39.8%。病理完全缓解率指手

0评论2025-05-06112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