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生天地首页 频道列表

高温高湿增加心脏负荷 做好四点护心举措

2025-08-18 11:18300
近期雷雨频繁,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要注意呵护心脏健康。医学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2℃,湿度高于60%时,心血管系统就开始承受额外压力。因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会启动一套复杂的散热机制,而这套机制的核心参与者正是心血管系统。
 
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约33-35℃)时,蒸发散热成为唯一有效的降温方式。此时,身体会通过扩张皮肤血管来增加血流量——皮肤血流量可从常温下的约500ml/min激增至高温下的7000-8000ml/min,相当于全身血液在几分钟内就要完成一次“皮肤循环”。这种血液的重新分配带来了双重挑战:一方面,心脏必须增加输出量40-60%来维持这种高流量状态;另一方面,内脏器官(包括心脏本身)的供血相对减少。对健康人而言,这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不适,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老年人,这种变化的后果会更严重。
 
此外,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每小时可通过出汗丢失500-1000ml液体。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2%时,血液开始浓缩,粘度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推动血液循环。同时,电解质(尤其是钠、钾)的丢失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信号传导,增加心律失常风险。美国心脏协会指出,在未及时补水的情况下,高温中暴露2小时即可使血液粘度增加8%-12%。
 
四个早期信号及早识别
 
及时识别高温相关心脏问题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典型表现包括4个方面:
 
胸闷或压迫感:不同于一般的呼吸困难,这种不适常位于胸骨后部,可能放射至左臂或下颌;
 
异常疲乏:超出环境温度解释范围的极度乏力,即使休息也难以缓解;
 
心慌:自觉心跳过速(>100次/分)、漏跳或不规则;
 
头晕或晕厥:提示脑灌注不足,可能源于心输出量下降引起的血压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长期高血压患者可能表现出“沉默性”症状。这类人群由于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可能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低血压)才有明显不适。因此,在高温天气中,这类人群即使没有典型症状,也应格外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四点护心举措建议掌握
 
在面对高温高湿的环境时,建议大家做到如下4点护心举措:
 
第一,环境管理。当天气预报显示“体感温度”超过37℃时,应调整户外活动计划;使用除湿机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负荷;夜间保持卧室温度不超过28℃,睡眠期间高温会使晨起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40%。
 
第二,生理监测。每日同一时间测量晨起静息心率,增加10次/分以上提示热适应不良;观察尿液颜色,理想状态应为淡柠檬色,深色提示脱水;有基础疾病者应增加血压监测频率,收缩压波动超过20mmHg需警惕。
 
第三,行为干预。采用“少量多次”的补水策略,每小时饮用200-300ml含电解质温水(如在温水中加入少量食盐补充钠);避免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温差超过10℃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选择透气性好的凉感面料衣物,可降低皮肤温度2-3℃。
 
第四,营养支持。增加富含钾的食物(香蕉、菠菜、牛油果)摄入,对抗汗液流失;避免高脂饮食(如含油量高和油炸过的食物,植物中的核桃、芝麻、花生,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减轻心脏负担。
 
记住,当汗流浃背时,您的心脏正在默默承受额外的工作——给予它应有的关注和保护,安然度过高温高湿天气。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同类
广东基孔肯雅热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
广东省疾控局8月3日发布消息称,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

0评论2025-08-2638

过敏季又双叒叕来了,杂草花粉致敏性更强
过敏季又来了,你感觉到了吗?不少人吐槽,感觉夏天还没过完,就已经喷嚏不断。很多人认为花粉过敏只有春天会发作,其实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秋季过敏原有什么?秋天的过敏原主要是花粉、尘螨、霉菌等。不少地

0评论2025-08-2637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强降雨后,居住环境受到破坏,高温高湿天气,水和食品的污染途径增多,容易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强降雨后肠道传染病往往是最先出现,也是最

0评论2025-08-2635

专家:老年人要做好血脂管理 警惕“甘油三酯”隐患
 第十届老年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定于15日至17日在广州举行。针对老年人群高发的消化不良与血脂异常问题,与会专家呼吁加强疾病管理,推动科学用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民政部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8-2632

干吃蒙脱石散险窒息?专家详解安全用药与腹泻防治要点
 近日,一则“干吃蒙脱石散引发窒息”的意外事件引发公众对用药安全的广泛关注。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田雨在科普时表示,规范使用蒙脱石散是治泻护肠的关键,不当用药可能暗藏多重健康风险。干服

0评论2025-08-2642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