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96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雷平13日表示,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96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这些创新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植介入类设备、高端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9
0评论2025-05-0687
我国自主研发儿童用磁悬浮“人工心”成功植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5日对外宣布,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患儿在“人工心”辅助下,心肺功能
0评论2025-04-2786
专家:精准肠道菌群移植能够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人体内肠道菌群种类繁多,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肝病、肥胖症、精神疾病、肿瘤等均密切相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廖丽君日前在北京一场医疗学术大会上指出。资料显示,肠道菌群
0评论2025-05-0686
一周药械审批:首个原研进口创新药德力静上市
首个原研进口创新药德力静上市第一三共(中国)日前宣布,旗下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德力静(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 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阿斯利康新药获批 用于重度哮喘
0评论2025-05-0674
武汉科研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为脑胶质瘤药物治疗提供新方案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近日,国际交叉学科领域顶级期刊《小科学》(《Small Science》)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脑胶质母细胞
0评论2025-05-0671
“港澳药械通”卵巢癌新药首批落地广东祈福医院
首个卵巢癌ADC药物——索米妥昔单抗(爱拉赫、Elahere)的上市,开启了卵巢癌靶向精准治疗的新时代。8月30日,依托“港澳药械通”惠民政策,该药在广东祈福医院正式落地启用。据悉,祈福医院是内地首家引进该药的医
0评论2025-05-0664
香港首次使用中国内地制造细胞产品治疗血癌
香港大学(港大)医学院26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与香港玛丽医院的临床团队首次使用中国内地制造的细胞产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为一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临床团队介绍,患
0评论2025-03-3163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发广泛,许多行业逐渐将其接入,引起了一轮轮“变革”。那么当医疗行业碰上AI,又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4月7日,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杭州幻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
0评论2025-04-1662
浙江科研团队抗癌药研发:将拥抱AI与机器人技术
“未来,我们团队的抗癌药物研发将要拥抱AI与机器人技术。”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浙江省抗癌中药与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院长谢恬表示,作为医药前沿领域的研究者,他深刻感受到技术
0评论2025-04-1057
香港首次使用中国内地制造细胞产品治疗血癌
香港大学(港大)医学院26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与香港玛丽医院的临床团队首次使用中国内地制造的细胞产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为一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临床团队介绍,患
0评论2025-04-1056
“AI医生”来了:从心理评估到康复训练,如何辅助医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赋能千行百业,“AI+医疗”也成为热门应用领域。近日,多家医院宣布,将AI医疗落地到医院诊疗场景中。AI技术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哪些变化?“AI医生”能给人看病治病吗?一起去医院里看一看。医生
0评论2025-04-1053
我国新批准发布6项肿瘤基因检测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记者3月3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我国新批准发布6项肿瘤基因检测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将为癌症精准诊疗保驾护航。该系列标准物质均为自主研制,填补我国标准物质在肿瘤分子诊断领域的空白,可有效提升基因检测结果的准
0评论2025-04-1053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发广泛,许多行业逐渐将其接入,引起了一轮轮“变革”。那么当医疗行业碰上AI,又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4月7日,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杭州幻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
0评论2025-04-1053
医学前沿的这些“中国进展”,将改变你我健康生活
记者4月20日从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了解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涵盖卒中治疗、基因疗法、疾病预测等13项重大成果。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出现症状前18年可精准诊断、发现遗传性
0评论2025-04-2753
专家:创新生物制剂为重度哮喘患者带来福音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重度哮喘患者的控制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SEA)是一种难治的疾病。在中国,许多患者在使用中高剂量吸入疗法时病情仍无法得到有
0评论2025-05-0653
2025年全国药品监管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召开
3月25日至26日,2025年全国药品监管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部署,
0评论2025-03-3152
我国科学家计划打造“数字肾脏” 让肾脏疾病“清晰可见”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在国际上发布一项“肾脏成像组计划”,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率先构建全肾脏数字图谱。据悉,这一“数字肾脏”能使肾脏疾病机理更“清晰可见”,为肾脏疾病的精准诊断、新药研发
0评论2025-04-1050
氟泽雷塞片获批上市 专家希冀推动肺癌精准治疗发展
“KRAS作为常见的致癌驱动突变,曾有‘不可成药’靶点之称。KRAS G12C抑制剂的出现为治疗携带该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开辟了精准治疗的方向。”治疗晚期肺癌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首席研究者、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吴
0评论2025-05-0650
脂肪性肝病关键致病机制与防治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正在影响越来越多人的身体健康。由南华大学铁科学研究团队领衔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肝脏铁过载引发铁死亡是代谢相关脂肪肝炎(MASH)发病和进展的关键机制;另外,针对此研究研制的新药F
0评论2025-05-0649
创新药开出华南首方 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移植外科/小肠外科主任柯嘉21日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开出了替度格鲁肽的华南成人首方,短肠综合征患者有望告别“输液袋”。“本以为以后难以正常饮食且离不开输液袋维持,没想到有希望。”来自
0评论2025-0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