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山东省鄄城县箕山镇叶庄村的金银花基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旺季。走进基地,仿佛踏入绿浪翻涌、金蕊浮动的海洋,绵延的田垄间,一簇簇金银花缀满枝头,繁花压弯枝桠,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清香。村民们身挎水桶或竹筐,穿梭在田间地头,动作娴熟而专注,手指在青翠枝叶间翻飞,精准地摘下朵朵含苞待放的金银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有序的丰收图景。
金银花,这一承载了千年智慧的忍冬科半常绿藤本植物,花朵初绽时皎白如雪,继而渐染金辉,成就“金银”之名。其性甘寒,尤擅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为经典的药食同源作物,它自古便享有“清热解毒之良药”的盛誉,其花、叶、藤皆可入药,价值多元。
每到采摘季,这片蓬勃生长的金银花基地就成了附近村民的临时就业点。王爱华是众多穿梭在花田间的身影之一,她一边麻利地采摘,一边笑着说:“这大片的金银花看着就喜人,采摘起来也不累,一天能采二三十斤,大概能挣七八十元钱,家里的活也耽误不了,还能多挣点钱。”金银花产业“一年栽种、多年受益”的优势,让村民们看到了长期稳定增收的希望。
这田间绽放的美丽花朵,已然成为村民们开启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种植户李庆林站在自家40亩花田边,言语间满是欣慰:“5月18日就开摘了,要忙到6月中旬。每天新鲜采摘的花苞稳稳超过1000斤,按每斤7元的价格,当天就能被固定合作的经销商收走,销路一点不愁。”更让他自豪的是,繁忙的采摘期每日能吸纳周边村落的百余名乡亲前来务工,直接带动了灵活就业。“这一筐筐花,换来的都是乡亲们兜里实实在在的票子,这就是咱们乡村产业一点点发展壮大的最好见证!”李庆林感慨道。
近年来,鄄城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蒜、金银花、猕猴桃、冬枣等特色种植,推动产业从单一作物向多元格局转变。这些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生动诠释了“一村一品”的振兴力量,以其显著的生态与经济价值,铺就了千家万户的增收致富路。(转自人民网 作者苏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