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八批国采将在海南省陵水县开标。此次国采共涉及40个大品种,肝素类药物首次被纳入。此外,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也位列其中。
第八批国采今日开标 肝素类药物首次纳入
3月初,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的相关文件。依照文件,第八批国采将于3月29日上午7点30分开始接收申报材料,上午10点公开申报信息,下午2点确认供应地区。
第八批国采品种共涉及40个大品种,覆盖了抗感染、肝素类、抗血栓、高血压等药品领域,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国采。
据媒体报道,此次集采的品种中,不少都是市场销量超10亿元的大品种。值得一提的是,市场规模较大的肝素类产品今年首次纳入集采,此类药物作为抗凝血、抗血栓的临床用药,在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血液透析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中广泛使用。
有业内专家曾表示,该类药品虽然首次被纳入,但是竞争却十分激烈。这将有利于临床使用肝素的患者降低医疗费用。
另外,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也位列其中。
不过这不是奥司他韦首次进入集采,在上一批集采中,奥司他韦每片从平均4.5元降至1元。而此次纳入的干混悬剂则是近年来市场新推出的剂型。
集采药品平均降价超50% 中成药市场也将被搅动
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披露,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国家组织集采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3批4类耗材平均降价超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
第七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达到48%;脊柱类耗材集采产品平均降价84%;胰岛素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惠及超1000万患者。
此外,集采品种中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患者比例从50%提高到90%以上。药品“带金销售”的空间持续被压缩。
本月初,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通知,部署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其中明确,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9月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成立,湖北省医疗保障局承担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同时,《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对外发布,16个类别42个中成药将进入首批中成药集采。
就在本月23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在武汉召开中成药联盟采购企业沟通会,介绍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相关规则并征求企业意见建议。有业内人士分析,中成药全国集采,或将搅动3000亿元规模的中成药市场。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就曾撰文表示,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发展到以“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为总体思路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保证使用、确保质量、保障供应、保障回款”为基本原则的带量采购模式,该模式将在2025年前成为我国最主流的药品采购模式。
显然,集采政策背景下,药械降价已成为大势所趋,虚高价格水分挤出后,患者也将最终受益。
同类
国家医保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修订情况答记者问
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对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进行修订,近日,国家医保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接受了记者采访。问题一:为什么要修订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0评论2025-06-09142
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疾控局:为巩固分娩镇痛试点工作成效,不断提高分娩镇痛综合管理和诊疗服务水平,扩大分娩镇痛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幸福感、安全感,
0评论2025-06-09406
破除不正当交易!医药价格招采信用评价标准更严
为更好破除商业贿赂、带金销售等不正当交易行为,国家医保局对价格招采信用评价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医药企业失信成本,引导企业诚信规范经营。根据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
0评论2025-06-09316
52家单位共建 天津市医疗创新联盟成立
6日,由天津医科大学牵头,联合天津市高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技术转移机构等单位组成的天津市医疗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重点聚焦医疗器械、检验诊断、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联盟单位在前沿技术研发、多
0评论2025-06-09104
最新研究显示 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经过两年的科学研究,中国抗癌协会今天公布,根据截止到2023年病历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已从十年前的33.3%提升至2023年底的43.7%,相当于每年多挽救50万患者生命。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
0评论2025-05-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