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注意!甲流、诺如病毒高发,和新冠有何区别?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此前,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
0评论2023-03-15162
得了甲流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根据疾控部门流感监测,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甲型流感有何特点,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点人群如何预防?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针对公众关心的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国家卫
0评论2023-03-15927
春季流感高发 如何预防?一起听听医生怎么说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流感病毒导致的集中发热风险增加。那么什么是流感?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哪些区别呢?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专家介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
0评论2023-03-15135
答疑!甲流高发,公众如何科学应对?
中国疾控中心流感监测显示,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什么是甲流?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得了流感应该如何治疗?如何科学预防流感?记者采访疾控专家
0评论2023-03-15154
中疾控专家:没有发现XBB.1.5致病力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在新冠病毒变异株检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个案调查、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
0评论2023-03-15127
甲型流感有何特点?重点人群如何预防?
根据疾控部门流感监测,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甲型流感有何特点,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点人群如何预防?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针对公众关心的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国家卫
0评论2023-03-15153
北京:未监测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今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目前北京市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上升趋势,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监测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根据
0评论2023-03-15137
专家提醒:不要执着于高价数HPV疫苗 尽早接种尽早受益
为进一步推动适龄女性宫颈癌预防科普、提高女性健康水平,以“健康好宫课,科普主角色”为主题的首个宫颈癌预防脱口秀在北京开讲。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邹世恩、北
0评论2023-03-15139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好血糖
老年糖尿病通常是指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糖尿病,其特点为发病率高且多为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诊断时多无症状,往往通过常规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检验血糖或尿糖而发现。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常多伴代
0评论2023-03-15136
高烧不退,不是新冠!近期多种病毒高发
近期多位网友称自己开始发烧,有网友担心“是不是又复阳了”等问题。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8日向中新网表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除了少数还没阳过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发热
0评论2023-03-15656
全国爱耳日: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这些知识家长要了解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婴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存在听力障碍,不仅会导致聋哑,还可能造成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育迟缓。作为能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有效措施,新生儿听力筛查至关重要。
0评论2023-03-151244
开学了,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冬春季是许多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学后,孩子们又开始了集体生活,孩子、家长、老师应该如何预防流感、诺如病毒等疾病,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专家。北京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主任医师
0评论2023-03-15132
专访张伯礼:还会出现疫情高峰吗?新冠后遗症如何治疗?
当前,新冠疫情走势、二次感染、新冠后遗症等仍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中新社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解答疫情相关热点问题,并分享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的看法。访谈
0评论2023-03-15460
科普:睡眠不足影响学生学习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日前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学生如果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影响学习能力。此前研究显示,睡眠是健康和绩效的重要预测因素。动物研究表明,白天形成的记忆在睡眠中得到巩固,当正常的睡眠
0评论2023-03-15145

- 亚健康本质“阳”不足 中医“扶阳思想”新曙光
0评论2022-11-22

- 身心合一、动静和谐 中华文化的动静养生智慧
0评论2022-11-22

- 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 《黄帝内经》教您“防”与“调”
0评论2022-11-22

- 古代养生名著《寿亲养老新书》中的“七养诀”
0评论2022-11-22

- 七成病由心生 “入静养生”要调身、调息、调心
0评论2022-11-22

- 中医防疫三原则: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已病防传
0评论2022-11-22